康居网络

首页 实时讯息

非遗雅集与国风体验共绘春日盛景,长春第三届梨花国风文化节开幕

萌娃踏青游园、非遗匠人现场展演、中医药香囊制作体验……4月25日,“幸福汇·非遗匠心赋——长春市总工会职工非遗文化集市”暨“花间雅集·梨园霓裳——第三届梨花国风文化节”在长春市南部新城公园绿地管理中心(简称南城中心)梨花园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由长春市总工会、长春市林业和园林局主办,南城中心联合南关区文化和旅游局、长春市群众艺术馆等18家企事业单位(部门)承办。活动将传统国风文化引入城市公共空间,通过“非遗活态展示+沉浸式体验”模式,为春城市民奉上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

沉浸式国风体验,重现传统雅韵

当日,梨花园内古韵悠然,百名身着汉服的孩童手提京剧脸谱,与戏曲爱好者组成的华服方阵相遇,共同演绎《霓裳羽衣舞》,完美复现古时“花朝踏青”的民俗盛景。

为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再现古代市集的繁华与雅致。长春市群众艺术馆诗词朗诵团队以交响乐伴奏、情景演绎经典诗词,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吉林省茶叶协会的“围炉煮茶”文化体验,融合市集、非遗与茶道,让游客围炉听诗、即兴对句,重现古代文人“曲水流觞”雅趣。“通过诗词、音乐、茶文化的创新结合,不仅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更让市民在参与中感受中华美学的深厚底蕴。”长春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田更表示,未来,将继续拓展“沉浸式国风体验”,让古韵新风持续点亮春城文化生活。

多元文化交融,尽显非遗魅力

在非遗文化集市展区,面塑、玉雕、苏绣等非遗手工项目令人目不暇接。非遗传承人现场亮绝活,董天让老师一提一抖勾勒出梨花糖画,白氏面塑第四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白春雨老师指尖翻飞捏出“梨园小生”,油茶制作技艺传承人边演示古法工艺边邀请游客品鉴古法美食。在活动期间,长春市总工会还发放多项优惠补贴券,助力市民体验非遗与民生消费的结合。

互动体验区,孩子们在相关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完成剪纸花,部分技艺旁配有二维码,持工会会员卡的游客扫码即可享受会员卡及时补贴,将喜欢的非遗纪念品带回家。

中医文化专区变身“行走的课堂”,中医药专家带领小游客辨识药碾、戥秤、药罐等传统药用工具,制作中药香囊,引得孩子们踊跃参与。“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我们选择了安全温和配方,像抗过敏、安神、防感冒的中药香囊,让孩子们感受中药外用奥秘。”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宣传科工作人员王爽表示,通过引导触摸、嗅闻艾叶、薄荷、陈皮等药材,直观了解中药的香气与功效,体验“药食同源”的智慧。

戏曲专场演出将活动推向高潮。京歌《梨花颂》婉转悠扬,川剧变脸大师走入观众席互动,引得惊呼连连。“梨园剧场”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戏曲老师以扎实的演唱功底和娴熟的表演技能,生动演绎了12个戏曲曲目,让市民游客沉浸在戏曲雅韵中。

艺术与自然共生,解锁观展新体验

梨花园内,艺术展览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丝路画意——长春博物馆戈沙丝绸之路艺术作品展》以版画艺术串联起历史与当下的文明对话,现场版画拓印体验更是为观众提供了触摸传统技艺温度的机会,大家直呼神奇;长春市孟飞画室师生打造的“森林画展”,展出了梨花等主题的“国风画”,为梨花园赋予新的文化内涵。

据悉,《丝路画意——长春博物馆戈沙丝绸之路艺术作品展》将在梨花园巡展三个月,同时“森林画展”将持续至5月上旬,市民可通过“长春市南部新城公园绿地管理中心”公众号预约观展。

南城中心办公室主任吴雯雯称,本次文化节是“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实践,未来将以“一园一主题”模式,让传统文化在公共空间“活起来”。

来源:长春晚报全媒体记者 尹霁虹 文/图

编辑:孙懿辞

复审:梁爽

终审:臧立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康居网络 赣ICP备2024050275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