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向秋予、邓红慧)连日来,随着气温的逐步升高,来凤县大河镇牡丹坪村的油茶种植基地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刚种下不久的油茶树下,村民们正井然有序地开展中药材套种作业,为这片山林播撒下新的希望。
在基地,村民们在油茶林间起垄、挖坎、除草,新种下的白术苗散发出淡淡药香。据了解,打药、除草是白术种植当前的重点环节,为防止杂草吸收营养,农技专家也会定期上门指导管护。

“现在白术培管,主要是上肥……”种植现场,大河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员现场示范,详细讲解白术套种种植技术要领和管护要点,指导村民开展规范化科学管护。
“油茶作为优质经济树种,不仅具备极高经济价值,它的繁茂树冠还能为林下中药材提供天然遮阳屏障,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而白术此类中药材市场需求强劲,经济效益突出。二者有机结合,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大河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技术员兰军说。

村民陈洪江在油茶基地工作已有7年,相较于没有发展林下经济的每年2至4月农闲期,现在的他可以一年从头忙到尾。他告诉笔者:“目前我套种了15亩白术,按照往年收入来估算,白术每亩收入大概在一万元左右,和油茶一起,我一年大约收入能达到16万元,真正盘活了土地。”
目前,该村已栽种油茶2864亩,套种白术200亩。据了解,套种间作栽培模式可使每亩林地增加产值8000元,进入丰产稳产期后,每年可实现综合产值250万元以上,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有力带动100余户村民增收致富,真正做到了“树上产油、树下生金”。

“发展林下经济,是我们村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下一步,我们还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黄精、白芨等林下经济,构建‘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积极鼓励老百姓参与到村集体产业中,切实壮大集体产业,拓宽乡村‘振兴路’。”大河镇牡丹坪村第二党支部书记付长军表示。
截至目前,全镇已种植天麻、黄精、白术等多个中草药品种,形成多品类、错季化的种植结构,实现了从单一产业向多元产业的转变。预计全镇中草药年产量将达250万公斤以上,实实在在为当地群众开启了一把增收致富的金“药”匙。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