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居网络

首页 实时讯息

晋快评丨“千禾0”并非“零添加”,食品安全容不得文字游戏

近日,“千禾0”酱油因检测出重金属镉而引发关注,消费者发现,“千禾0”只是一个商标,并不意味着“零添加”,相关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热议。之后千禾味业沟通说明回应称,“酱油产品检出的微量镉来源于原料,并且该系列产品不存在蹭热点混淆零添加概念的行为”。对于这一回应,消费者并不买账,不仅未能平息舆论,反而将企业推向了更激烈的争议漩涡。

对于商标的争议,暴露出企业利用文字游戏偷换概念的伎俩。根据《商标法》规定,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质量等特点或者产地产生误认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但“千禾0”商标将“0”字号放大,并标注于包装显著位置,与“零添加”概念形成视觉关联,却在产品包装上选择性标注“零添加”字样,这种做法实质上是在利用消费者的认知惯性进行误导。

更讽刺的是,当消费者追问“千禾0”是否代表“零添加”时,客服始终避重就轻,拒绝正面回答,仅以“看配料表”敷衍回应。这种“商标不违法,但使用涉嫌误导”的操作,暴露了企业将商业利益凌驾于消费者知情权之上的傲慢。

千禾在声明中反复强调,酱油中的镉来自原料,且符合国家标准。镉作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确实可能通过大豆、小麦等原料进入食品链,但企业将责任完全归咎于“自然存在”,摆出一副甩锅姿态,显然忽视了自身作为食品生产者的核心义务。倘若“零添加”的宣传仅仅止步于不添加人工化学剂,却对原料中的污染物视而不见,那么所谓的“健康”标签不过是自欺欺人。

此事件敲响的不仅是食品安全警钟,更是对监管体系的拷问。“零添加”宣传游离于现行法律法规之外,缺乏明确规范,导致企业滥用概念误导消费者,因此相关部门应建立“零添加”食品的统一标准,明确重金属等污染物的限值,同时对企业商标使用加强审查,守住我们的食品健康底线。企业更应明白,真正的健康承诺,不能靠文字游戏,而要靠对原料安全的敬畏之心。毕竟,消费者要的不是“零添加”的口号,而是“零风险”的保障。

编辑:邢璐霞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康居网络 赣ICP备2024050275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