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体育总局官网发布《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公布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名单的通知》,公布了开展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工作的30个城市。其中,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入选。此次试点工作时间为3年,周期为2025-2027年。

近年来,广州锚定国际赛事中心定位,以赛事赋能服务消费升级,培育了广马、国际龙舟邀请赛等自主品牌,构建“市长杯”、户外运动节、体育节三大群众体育品牌。2024年举办省级以上赛事142项、大型群众性活动近200项,体育消费总规模达631.25亿元,人均消费3345.51元,位居全国前列,展现强劲发展动能。

2025年是“全运年”,广州赛区将承办全运会约40%的比赛项目,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选手云集广州,将带来一场海量流量的体育盛宴。广州今年成功获批国家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城市,双重利好叠加,将振兴体育经济,全面带动服务消费增长。
今年,广州将紧扣主题主线,精心统筹办好超500场赛事活动,为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体育动能。

构建多元赛事体系,筑牢赛事经济基础。系统谋划“国际顶尖、自主品牌、职业体育、全民健身”四级赛事消费矩阵,形成“年有亮点、季有品牌、月有赛事、周有活动”全时布局和“山水城海馆园空”全域运动消费体系。高标准承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赛事,同步推进世界田联接力赛、湾区城市足球系列赛,积极引进乒乓球WTT世界杯等国际顶尖赛事,提升市场化运营水平。深化广马、国际龙舟赛等本土IP赛事文化内涵,创新“喜迎十五运”群众体育供给,搞旺冰雪、水上、马术、电竞、低空运动等新兴业态,构建多元赛事场景,实现“办赛更精彩”与“消费者更热捧”良性互动。
推动“赛事+”融合,培育消费新增长点。依托广州国家级赛事经济和体育消费试点优势,打造“赛事+文商旅科教”多元消费场景。联合商务、文旅等部门开发“跟着赛事游广州”“跟着赛事品美食”精品线路,串联赛事现场与珠江夜游、西关美食、广州塔、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等城市名片,推出“观赛+旅游+购物+美食”等定制产品。结合重大赛事和“羊城消费新八景”,创设“广州体育消费季”,举办体育博览会、嘉年华、主题集市等活动,联动城市合伙人、头部商户加推“沉浸式消费体验”“赛事专属礼遇”,促进赛事流量向消费增量转化。

强化政策引领与惠民举措,打造体育消费新标杆。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体育设施提升行动,2025年新建5个体育公园、30片小型足球场、500处便民健身设施,实现村社全民健身场地100%覆盖。依托滨海风光、山水田园、生态森林资源禀赋,推动南沙、花都、增城、从化等区域创建国家级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推进天河体育中心等公共体育场馆改造升级,增强“赛时承办、平时运营”复合功能,打造“体育+周边+体验”的消费综合体。聚焦惠民服务,依托“群体通”服务平台,发放“体育消费权益包”。创新赛事经济评估监测,量化赛事对城市品牌、消费拉动等综合效益,构建更为科学更为优质的体育服务生态。
作为十五运会的另一个重要赛区,深圳赛区届时也将承办羽毛球、拳击、射箭等多项竞体项目。进入2025年,深圳在全运年的开年就开启了多项高端体育赛事,迎来历史性的“体育狂欢年”。当地顺势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积极引进更多“高热度”“高流量”的顶级赛事,大力推广无人机、水上运动、冰雪运动、智力运动等受众面广的线下线上新兴时尚运动项目,围绕重点体育赛事打造时尚消费场景,推动商旅文体跨界深度融合共荣发展,打造“国际著名体育城市”。

深圳通过举办高端体育赛事,大力发展赛事经济、培育自主赛事品牌IP,以赛事为抓手,推动了赛事与文化、旅游等多领域的深度融合,打造了“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助力深圳“国际著名体育城市”、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

据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统计,2024年深圳接待游客1.85亿人次、同比增长10.8%,旅游总收入2650亿元、同比增长11.3%,旅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每逢小长假,深圳总能跻身各旅游平台榜单并成为国内热门目的地“常客”。“吸金”的高级别体育赛事也是深圳文旅的主要发力点。数据显示,深圳大运中心旁边的大运天地自去年7月底开业后仅一个月,商场总客流量就超过300万人次,日均客流达10万人次。
接下来,国际冰球联合会女子冰球世界锦标赛、国际篮联女篮亚洲杯、世界帆船对抗巡回赛总决赛都将在深圳激情上演,第十五届全运会则将掀起全年最高潮。这些黄金赛事的高度汇聚,将推动城市能级跃升,极大地提升深圳的国际影响力。

南方+记者 许仪
【作者】 许仪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